玄影和韩菱纱花絮

玄影和韩菱纱花絮

作者: 宋朝的宋人

军事历史连载

主角是沈砚苏晚的军事历史《玄影和韩菱纱花絮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军事历作者“宋朝的宋人”所主要讲述的是:嘉祐三钱入梅的雨己经连下了七铅灰色的云层压得极将整座县城浸在湿冷的水汽暮色西合城西义庄方向突然传来一阵凄厉的哭像被雨浇透的纸飘在街巷间勾得人心头发沈砚披了件素色长将验尸用的银刀、银针仔细收进木又拿起那盏边缘磨出包浆的铜灯芯刚挑县衙的差役就撞开了房浑身湿透的汉子脸色惨结结巴巴道:“沈、沈县尉!义庄……义庄的尸身睁眼了!”“慌什”沈砚声音...

2025-09-27 18:20:53
嘉祐三年,钱塘。

入梅的雨己经连下了七日,铅灰色的云层压得极低,将整座县城浸在湿冷的水汽里。

暮色西合时,城西义庄方向突然传来一阵凄厉的哭嚎,像被雨浇透的纸钱,飘在街巷间勾得人心头发紧。

沈砚披了件素色长衫,将验尸用的银刀、银针仔细收进木匣,又拿起那盏边缘磨出包浆的铜灯。

灯芯刚挑亮,县衙的差役就撞开了房门,浑身湿透的汉子脸色惨白,结结巴巴道:“沈、沈县尉!

义庄……义庄的尸身睁眼了!”

“慌什么。”

沈砚声音平静,指尖却下意识摩挲着木匣边缘。

他到钱塘任县尉不过三月,经手的尸身没有三十也有二十,从未听过这般怪谈。

可差役眼底的恐惧不似作假,那哭嚎声也越来越近,混着雨声竟有几分鬼气森森。

两人撑着油纸伞往义庄赶,脚下的青石板路滑得厉害,积水里倒映着昏黄的灯影,被风一吹碎成满池晃荡的鬼火。

义庄的木门虚掩着,门缝里漏出的灯光忽明忽暗,还没进门,就听见守庄老卒抖得像筛糠的声音:“活、活过来了……真睁着眼看我!”

沈砚推开门,一股混杂着腐味、霉味和雨水腥气的味道扑面而来。

义庄中央的停尸台上,三具盖着白布的尸身并排躺着,最左边那具的白布被掀开一角,露出死者青灰的脸——双眼圆睁,瞳孔散得极大,像是临死前见了什么骇人的景象。

“何时发现的?”

沈砚将铜灯凑近,灯光照亮死者脖颈处。

那里有一圈极细的齿痕,颜色发黑,不像是野兽撕咬,倒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啃过。

“就、就在刚才。”

老卒抱着胳膊缩在墙角,指了指最右边的尸身,“我来换灯油,刚走到这儿,就看见这具身子的白布动了动……我还以为是风,伸手去盖,就看见他眼睛睁着!

吓得我跌在地上,再看另外两具,也、也都睁着眼!”

沈砚依次掀开白布,果然三具尸身皆是双目圆睁。

他蹲下身,手指避开尸身的皮肤,用银刀轻轻拨开最中间死者的手掌——掌心紧紧攥着半片青铜残片,指甲几乎嵌进肉里。

残片约莫指甲盖大小,边缘参差不齐,上面刻着一个模糊的“九”字,被尸身的冷汗浸得发绿。

“这残片哪来的?”

沈砚将残片放在灯前细看,铜灯的光晕里,残片表面似乎有极细的纹路,不像是寻常器物。

老卒凑过来瞥了一眼,猛地打了个寒颤:“不知道啊!

这三具都是前天从城外河里捞上来的,捞的时候身上除了烂衣服,啥都没有!”

沈砚心里一动。

前天城外富春江发了大水,确实捞上来几具无名尸,当时他忙着处理河堤溃口的事,只让差役登记在册,没来得及验尸。

如今看来,这三具尸身绝非溺亡那么简单——脖颈的齿痕、掌心的青铜残片,还有这诡异的“睁眼”,分明是人为所致。

他起身想去查看尸身的口鼻,铜灯却突然晃了一下。

窗外的雨势骤然变大,狂风卷着雨水砸在窗棂上,发出“哐哐”的声响。

就在这时,最左边那具尸身的手指突然动了动,青灰色的指尖在灯光下划过一道残影。

老卒“啊”的一声瘫坐在地,差役也拔出了腰刀,声音发颤:“真、真活了?”

沈砚却盯着那具尸身的手指,目光锐利。

他慢慢走过去,银刀出鞘,寒光一闪,刀尖轻轻挑开死者的袖口——那里没有任何动静,只有尸身肿胀的皮肤因雨水浸泡而微微变形。

“是尸僵缓解。”

沈砚收回银刀,声音依旧平静,“雨水温热,加速了尸身腐败,之前形成的尸僵开始缓解,关节松动才会让人觉得‘动了’。

至于睁眼,应该是尸身腐败产生的气体顶开了眼睑。”

话虽这么说,他心里却没底。

尸僵缓解多是从关节开始,从未见过手指单独动的;而且溺亡者眼睑通常会闭合,这般圆睁的模样,更像是死前被人强行撑开。

他重新蹲下身,用银针试探尸身的口鼻,银针拔出来时,针尖微微发黑——有毒。

“差役,”沈砚将银针放在灯下,“去查这三具尸身的身份,重点查三年前漕运沉船案的相关人员。”

差役愣了一下:“沈县尉,您怎么知道和漕运案有关?”

沈砚指了指尸身脖颈的齿痕:“这齿痕间距极小,不似兽类,倒像是某种特制的工具。

三年前漕运沉船案里,失踪的押运官身上,也有类似的痕迹,只是当时没查到线索。”

差役应声要走,沈砚却又叫住他:“再去茶馆问问苏晚,她路子广,或许知道这青铜残片的来历。”

差役点点头,匆匆冲进雨幕。

老卒也扶着墙站起来,脸色依旧发白:“沈县尉,这、这真是人为的?

不是水鬼索命?”

沈砚没回答,目光重新落在那半片青铜残片上。

灯光下,残片上的“九”字愈发清晰,像是一只眼睛,正冷冷地盯着他。

他隐隐觉得,这暴雨夜的义庄奇事,不过是个开始,那藏在雨幕背后的东西,远比“水鬼索命”更可怕。

铜灯的灯芯噼啪响了一声,溅起一点火星。

沈砚低头看向那具“动过手指”的尸身,突然发现死者的耳后,有一道极细的黑色丝线,像是从什么衣服上勾下来的,在青灰的皮肤上格外扎眼。

他用银刀轻轻挑起丝线,丝线质地光滑,带着一股淡淡的檀香味。

这味道……沈砚皱了皱眉,像是西域特产的墨云纱,寻常百姓根本用不起。

雨还在下,义庄里的灯光忽明忽暗,三具睁着眼的尸身静静躺着,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什么。

沈砚握着那半片青铜残片,指腹传来冰凉的触感,他知道,一场牵连甚广的迷案,己经在这暴雨夜里,悄然拉开了序幕。

相关推荐
  • 宋朝的名人
  • 宋朝皇帝赵匡胤
  • 宋朝的著名历史人物
  • 宋朝的名人名将
  • 宋朝宰相一览表
  • 宋朝著名人物
  • 宋朝十八位皇帝
  • 宋朝时期的十大名人
  • 宋朝造物的风格
  • 北宋风云人物
  • 宋朝人的衣着打扮
  • 宋朝历史上的杰出人物